【綠印環境筆記】下再大都不怕積水|德國的神奇道路 台灣10年前就有了⁉️

這幾天的午後雷陣雨,讓人想起八月驚人的豪雨⛈️

當時下得太突然使得到處淹水

手機還收到了避難通知


而前陣子看到「會喝水的神奇道路」的影片

有人直接倒水倒在柏油路上💦

水瞬間就被吸收,完!全!沒有造成積水

實在太驚人了~~~

原來是德國為了減少洪水的問題

混合粗孔隙的花崗岩和混凝土🪨

讓水能夠通過路面到達地下水系統

同時過濾掉機油等污染物


不查沒事,查了才發現不得了😲

台灣早在十年多前也有類似的發明——

1️⃣先在原地基上鋪設20~30公分的碎石層

2️⃣再放置約15公分高的塑膠立體網格

3️⃣最後將水泥混凝土灌入填滿格網空隙

就能達到每小時12000毫米的透水速率

*註:8月初台南淹大水的雨量統計是230毫米(3小時內)

這項技術中,回收塑膠也被善加利用❗️

發揮近十年免維修的 #永續 特質

這項關心到 #全球暖化 而設計

也是因應都市 #熱島效應 的好方法之一

是路面滯洪、儲水和降溫的發明先驅

簡單比較兩者

🇩🇪德國Flüsterasphalt:改良後的多孔隙/透水瀝青路面

🇹🇼台灣JW生態工法:結合廢材搭配分層結構的技術


一個早在2015年就想解決暖化問題而設計

一個則是一樣在道路設計但不同的實施方式

不變的是越來越多人、多個國家正視環境議題

更多的 #永續城市設計 等著被發明出來

一起想辦法對環境好一點💖


看完這篇,你覺得台灣有機會換成高效透水的鋪面

減少路面淹水或積水的現象嗎❓

.
.
.
.

#永續生活 #簡單有質感的環保生活 #來自花蓮的永續品牌 #愛地球愛自己的生活選物 #愛地球愛自己 #環保愛地球 #減塑生活 

📖參考資料:

1-Germany built a Road……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shorts/iVX86gq1hZw

2-《科學少年》2015年6月vol:9期

3-模組化海綿千層-打造藍海智慧城市的未來之路,中華民國第 63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作品說明書

4-報導:會呼吸的海綿島 彰化囝仔獻「JW工法」 https://youtu.be/XHQS2HOcfYE?si=4uRZV5AZwiIYN0ny

發表留言